中国下4点加拿大几点?
1、时差计算只考虑太阳直射点,不考虑地理纬度等因素。这是为了简化问题,实际上比太阳直射点更精确的算法应该是夏令时和冬令时的加减,以及经度因素。 用上述公式算出来的时间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因为实际情况要复杂很多并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等);而且这个公式只是决定了“同一时刻”的问题,而不能决定“同一时间段”。 例如,2015年6月22日的夏至是12:36:15.08(北京时),而一个世纪前的1915年6月22日冬至则是11:36:15.08 (北京时)。
而在同一时间点,太平洋彼岸却是4小时以后的7月22日凌晨00:36:15.08,再加一个世纪就是1975年的7月22日凌晨00:37:15.08。 可见,在同一时间,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确实同时“感受到”了白昼最长的一天。但这一天不是以北京时间作为标准从东往西推移的,而是以太平洋彼岸的当地时间作为标准从西往东推进的。 当中国处于冬令时的时候,加拿大正是夏令时,这时中加之间的时差为13个小时;反之,在夏令时,时差为14个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北半球来说,一年之中有两次“昼夜平分”的情况,即春分和秋分,再加上两个“冬至”和一个“夏至”。这四个时间点将全年平分成24份,每一份时间是15个小时,每一分就代表着一天中的某一个小时。所以,在“昼夜平分”的情况下,从东向西,同一时间上空的太阳高度是相等的;而从西向东,同一时间上空的太阳高度是从零开始逐渐增高的。这样,在赤道附近地区,正午影子长度为零;在中高纬地区,一年中有几次正午的影子长度会有零点几秒的增减。
2、我国实行的是“夏令时”制度,每年春分之后第一个星期天,政府会把时钟往后拨快一小时,开始夏令时,到秋分之后另一个星期天,再把时钟调回原处,恢复二十四节气。而加拿大实行的是“冬令时”,时间为北京时间11: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