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连读几个硕士?

丛诗珍丛诗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13年拿到MSF的硕士学位,从大一开始准备留学申请,本科就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专业是会计。 UIC的课程设置和香港本地的大学差别不大,所以在大三的时候我利用寒暑假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修了一些课程,这些学校在商科方面的排名都比较靠前,我总共修了26个学分,相当于把一个硕士的课程压缩到了两个学期完成,为后来的申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除了香港的学校的Offer外我还拿到了英国华威大学的,由于华威在商学院方面排名非常靠前,而且位于英格兰中部,地理环境相对较为闭塞,非常适合学习,因此我最后选择了华威。但是令我意外的是入学后学校居然安排我们到伦敦校区进行学习。

刚开始对于伦敦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我是既惊讶又兴奋的,但兴奋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再加上自己本身的内向性格使得我在那里度过了一年极其煎熬的日子。

一方面我想融入当地学生的圈子但由于语言不通我只能独自上课和学习;另一方面我对那种纯西方式的教育方式完全不能适应,感觉老师讲课的内容以及同学们的交流方式都让我觉得很吃力。 不过好在我的专业是WMG(华威工程学院)提供的,因此虽然整个华威的学生人数很少,但是每个专业的人数限制得就比较严格,比如我的专业只有15人,所以在那样的环境下我还是很快就结交了很多外国朋友。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也还是有快乐的时光的,比如我遇到了我现在的男朋友,他同样是华威留学生,来自法国,我们在一起很开心并且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4年夏天我们回到北京,当时我还没有从华威毕业,于是我就来到了哥大,开始了一个人的研究生生活。 虽然刚去哥大的那段时间因为语言问题还是有些磕绊,但后来慢慢适应之后便觉得那里比我想象中要美好很多。

首先,哥大的校友资源十分强大,但凡你认识一个人基本上都能很快结识一大批人;其次,哥大的课程设置很灵活,我读的是金融数学(fin math),该专业的教授都是牛人中的牛人,比如我最喜欢的Prof. Zhou,他的课上完以后根本不存在听不懂的情况,因为他会用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把很深奥的道理给你讲明白。

另外,哥大的T.L.C中心提供非常好的语言训练,无论是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有外教专门负责,所以语言进步是非常快的。 在哥大我的眼界打开了一大块,接触到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人和外国人,他们的思想碰撞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胸怀,也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同时哥大的学业压力相对于华威来说是要小很多的,所以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15年5月我从哥大毕业了,拿到了两个硕士学位和一个certificate。现在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