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国外父母怎么办?
国内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虽好,但父母离异、感情不和等情况频发。为了让孩子少受牵连,不妨让孩子出国和祖父母生活一段时间。但对于孩子而言,国内自由自在的生活,国外规矩很多的生活真的很适合吗?孩子该如何选择呢?
01适应力的考察
在国外,孩子接触到的新环境、新事物很多,家长大可不必为孩子面对和处理新环境、新事物的能力担心。但如何考察孩子的适应力、适应能力呢?
带孩子在国内的一个地方呆上一个月,让他结交地区内的小伙伴,参与地区内的各种活动;然后再把他带到国外,他生活过的地区没有亲友,完全置身于陌生的环境,让他说说一个月的经历、感受、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
02兴趣的培养
家长可在国内适当阶段,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在国内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补习不是为应试,而让家长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在补习中发现孩子的潜能所在;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在克服困难中学会乐观、自信,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的品质。
03中国父母须知
1、学会尊重并理解孩子
国内的生活节奏往往很快,而国外的生活相对慢很多,他们更享受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孩子决定做什么事的时候,父母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时,父母也要对孩子澄清一些事实:例如,国外接受的教育是传统的,教育阶段相比国内要短些,而孩子要直接面临择业、就业。
2、适当给孩子一些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出国后,父母不再照顾孩子,而是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父母在出国前,应至少培养孩子两三项在国际社会中得以自立的本事。例如: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会料理自己、学会打理家庭、有参加社会活动的经历和获取知识的途径等都是不错的独立生活能力的表现。在国外,父母不可能照顾得孩子面面俱到,所以,要学会培养他们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这是他们成材的必备条件。
3、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力活动
时下,很多父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子佳人,所以,很多孩子选择业余生活的仅限于看书以及少数体育项目。这是不应该的。有研究指出:经过长达12年的学校教育之后,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青春期的年轻人如果过度依赖电脑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容易形成心理压抑。所以,鼓励孩子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等是最廉价的心理健康投资。
4、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孩子
在教育孩子时,坚持“原则”和“灵活”结合,“原则”是教育孩子树立坚定的人生观,“灵活”是指教育孩子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一刀切”、“一锅煮”的教育方式,极易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反感和逆反心理,消极作用不容忽视。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见解,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