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如何做研究生?
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基础性的课程,理论性较强,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研究生阶段需要学习更有深度的,或者更为专业的课程,偏向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要想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必须有“是什么”的基础,所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对本科阶段学习的深化和升华。
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或者一边工作一边攻读硕士被称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而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学习,然后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后工作的被称为全日制研究生。就获得知识和技能而言,两者其实没有显著性的差别,但是由于攻读的方向不同,所应用的知识面是不同的。以应用见长的学科更侧重于实际的应用,而基础学科更偏重于理论的研究。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从事专业工作,而本科专业所学的内容在工作实践中较少用到,故此工作所需求的实际经验和实际能力相对于硕士、博士会弱一些。但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可以通过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了解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可潜移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技巧,这些对于以后从事理论研究或有实际应用的专长都是十分重要。
对于想直接工作而没有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意向的同学,建议选择专业性强而且自己喜欢又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如果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可能在工作中更难脱颖而出,挑战自己、挑战不确定性才是工作的乐趣之所在。对于以后的发展来说,专业和工作并不完全相关的情况更常见,此时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工作的经验显得更重要。
如何让自己在毕业时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呢?
1。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除了必要的学习、工作之外,要留给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培养自己独立创新的研究习惯。
2。广泛阅读专业范围内的期刊和书籍,关注专业内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学习相关领域的内容,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4。经过大量阅读之后,肯定会有一个领域自己最为熟悉和感兴趣,对此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让自己的研究结果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并让自己的研究结果能为行业内的同行们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