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成绩多少年?
这个问题,我终于可以抖一点干货了! 先上结论 在美国上学想毕业拿个3.0以下的GPA,其实真的不难~ 如果想要更直观的感受,请参考下图: 这仅仅只是15门课程的GPA统计,如果再加上其他的选修课和必修课,4年和2年的GPA区间依然是可以控制的(3.0-3.6),甚至对某些同学来说,达到一个完美的3.0+ GPA也并不是难事~ 当然会有同学问:“老师你是不是搞错了,我GPA怎么会只有这么点”。
其实,只要大家掌握了正确的选课方法和策略,GPA是可以达到我们的目标的。 我以本科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做法: 首先,大家要弄清楚GPA=学分×GPA评分的公式。也就是说要获取高的GPA,要么多修读高GPA的科目,要么降低每科的成绩要求(即GPA评分)。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2种方法: 多修读高GPA的科目,这里又分为2个小方法
1、选择高GPA的科目多选 如果同学们已经确定了要申请的专业,那么就在大一大二期间多选一些该专业的高GPA课程,争取在大三之前把GPA刷到理想的范围。这样大三就可以集中精力多修读几门AP或者IB或者Alevel的高分课程,为未来的大学学分打下良好基础~ 这里注意⚠️千万不要因为以后可以换选课而随意选高GPA的科目!除非你确定你能换到同样分数的课程且不会错过这门课的重要考试!否则一旦在原来的系统里选择了高分课程而又不能转过来,就会形成挂科的记录!虽然很多学校会看你的最终GPA,但挂科也是会影响最终的GPA计算的哦~ 所以学姐建议:在满足未来专业需求的前提下,最好选择同一学科领域里的分数高低差不太远的课程。这样既保证了GPA稳步提升,同时也为将来换选课留好了空间。
2、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科目多修读 第二种方法就比较灵活啦~~ 那就是选择在难易程度上适中(即GPA评分相对较高)的科目多做修读。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那是不是难度越大的科目的GPA就一定高呢? 当然不是! 一般来说,难度虽然高但考试内容比较固定并且给分宽松的科目,其GPA评分很难高得离谱;而如果碰到给分极其宽容但是难考的科目,即便成绩好也拉不上去多少分。 在修读难度高的科目时要特别注意把控考试节奏以及答题思路,尽量取得好成绩 至于如何挑选合适的科目,可以参考一下老学姐以前写的这篇攻略: 降分策略: 这里的降分策略指的是在保持学业进度的基础上,通过减少每科考试成绩的要求来获得更高的GPA。比如在原来GPA打分8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考试难度的方式将GPA拉到90%!
对于不想多花时间和精力在额外课业上的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当降分的小技巧,轻松得到高GPA!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于如何获取高GPA有了大致的思路咯~如果你还有疑问,不妨留言告诉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