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凭要去哪里认证?
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万多个教育机构,每年都向海外学员颁发数百万份学历、学位等证书。这些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级别认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部认可”;另一类是某些国家专门认可某种类型的学校或教育机构,如英国只承认英国本国的高等院校及颁发的学历学位,而不承认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授予的学历。 如果申请者所取得的学位证书属于前者,即被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认可,那么该证书的真实性在我国是有保障的,认证工作也较为容易。反之,若申请者的证书属于后者,即不被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认可,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如果申请者出国就读的学校不在该国认可的范围内,则该证书等同于没有,当然不可能得到认证;如果在读学校虽然不在该国认可的范围之内,但申请者能获得另一个国家教育部门的认可(一般指通过留学签证出去并拿到当地大学录取的学生),则可以拿两个国家的教育部门互相交换认可,从而取得认证;还有一些国家尽管不认同某个学校的教育性质,但对这所学校所授予的学位却不拒绝承认,此类情况需要申请人提交更为详细的资料给认证部门,经审核确认以后,也可获得认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育部认可的教育机构范围在不断变化,各时间段对不同国家机构的认可情况也有不同,如果读者朋友想要了解特定留学国家的认证政策,最好直接向当地学历认证机构查询。
由于世界各国教育部门所采用的标准和认定的程序不尽相同,有的还保留一定的“歧视性”做法,在申请认证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此,特别提醒留学生朋友们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选择认证机构还是办理认证手续,都不要逾期。因为各认证部门的审核力度各有不同,对申请材料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一些重要材料甚至有可能影响最终的认证结果。 第二,所有材料一定要保证真实有效。因为一旦作出认证结论,将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如有造假行为,即使拿到了认证报告,今后同样要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除了关注本人学历、学位及相关材料的真实性以外,还应留意所申请认证的外国院校是否真实存在以及是否将其列入了认证范围。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因申请认证而发生的纠纷案件,其原因都在于申请的院校是不存在的或者被认证机关认定为非法办学的机构。在选择学校和安排留学计划时,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