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国外档案吗?
1、你说的国外档案应该是指海外华侨华人的档案吧,我国没有明确的海外侨胞的统计数字(因为很多国籍是选择移民时重新选择的),只有每年出入境的人数估计;其中归国的估计有100多万,出国的是不包括出国旅游和留学等人数。按比例推算应该有200多万的华侨华人和他们的亲属在国内有过档案记录。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人在国内没有户口,其档案存在模式多样:有的是在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户口存根联里有一份登记表,有些只在移民局存档,但无论在哪里,都因为缺乏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难以利用。
2、1984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人口流动不大且都要在单位,所以管理比较方便。之后开始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加大,管理出现漏洞。1995年以后,国家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并逐步放开,人口流动加剧。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国家在2003年开始实行电子档案制度并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2006年正式在全国推广。 应该说,电子档案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因为它使管理更加规范并且可以实现网络共享。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制度也是带有过渡性的,因为传统的手工管理制度是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和特色的。比如,它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档案的制作和使用情况;它的跟踪查询功能能确保档案的可靠和安全等等。另外,电子档案也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病,例如,它很难解决同一个人拥有多个身份证号的现象,也无法解决因迁移和留学等原因导致的身份证变更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电子档案与现实不一致的情况发生。我们只能扬长避短,积极完善电子档案的功能同时加强监督和纠错力度以及及时做好线下补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