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气工程包括哪些专业?
1、电气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掌握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具有开发设计能力,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原理、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测量实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与实践、综合训练等。
2、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能够从事自动化领域内的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维护以及自动化设备应用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电工技术(电路、电磁理论)、电工技术实验、电子技术基础(模电、数电)、计算机软件基础、过程控制、运动控制、PLC原理及应用、机器人学、智能控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工技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上机实验、课程设计(电机与电气控制、PLC、智能控制系统等)、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3、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具备通信工程方面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在通信领域的技术和业务管理部门从事通信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市场开拓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信号与系统分析、通信原理、通信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网络编程及Linux操作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路与磁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微机原理与应用实验、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通信用器件与接口实验、通信系统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基站工程设计、程控交换机原理与配置、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
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掌握电子技术、通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进行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具有解决电子技术问题和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能力;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可以进一步学习并获得开展集成电路设计、激光应用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能力。 核心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模电、数邮)、微机原理、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开发、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电工测量实训、课程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单片机应用、EDA)、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