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什么数学?

上官艳芸上官艳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才在港大做过一年RA,浅谈一下我的看法吧 首先,我觉得香港大学的数学专业是分化的很厉害的.以我们系为例,有做优化的、做算子的、做几何的、做代数组合的、做数论的...每一块都不是很大(大概整个组十个人左右),所以很容易找到适合自身兴趣的研究方向;另外,由于人很少,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很容易“走近”(因为老师就那么几个。。。),可以跟老师探讨的问题很多而且氛围也很好。 至于说课程难度的话,其实主要是看老师,我们换过三个major professor,每个老师的要求不同,有的宽松有的严格。但是整体上的课程内容都是很丰富的,让你学到很多东西并且不会觉得乏味(虽然我毕业的时候很多知识已经还给了老师T-T)。

我当时修读的包括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离散数学、代数、拓扑学、微积分等。其中,拓扑学和代数是我觉得比较难学的两门课(可能是我自己比较蠢= =),其他的基本都是轻松愉快上自习的程度哈哈。当然,如果你选的课程是算子、几何这样的,难学也是很难学的QAQ。

总之,香港的数学专业给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和自由度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如果题主对数学感兴趣的话是很推荐你申请HKU的(毕竟免学费啊!)~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申请数学专业的同学一般都会被要求修读一门相当于本科高等代数的课程(大陆叫数学分析,香港叫微积分),这门课的难度非常大,需要提前预习。

卫欣悦卫欣悦优质答主

数学在中国古代叫做算术,汉朝以后,逐渐分成两支,一支是与筹算法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实用算术,称为“算”;另一支是以逻辑推理为形式,研究数的性质和关系的演绎算术,称为“数”。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属于“算”的系统,《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邱健算经》等属于“数”的系统。“算”的系统一直发展到宋元时期,许多内容至今仍在世界数学史上闪烁着光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系统后来枯萎了。“数”这个系统在汉末以后就已中断,直到清代中叶,随着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及其他数学著作的传入,西方的数学逐步传到中国。经过一段中西合并形式的数学以后,20世纪初才产生与中国现代数学内容相似的数学。香港在清政府时期仍沿用“算”的数学方法,清政府垮台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的进驻,西方数学开始在香港流行,但是旧制度的学校,教师讲授的数学仍沿用中国旧法。香港从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初开始,开始兴建新式学校,教员多来自西方国家,数学教学逐步与西方国家看齐。因此,目前在香港所讲授的数学内容基本上与西方国家相同。如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及概率统计等。小学至高中所学的数学课程大都在“应用数学”的范围。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后,随着香港大学理工类专业的发展及教师素质的提高,有些高中及专科学校开设了“纯数学”课程,如近世代数、数论、分析数学等。

香港数学试题从整体来说,难度比较适中,特别是选择题及填空题,重点考常规题,解答题中都有较容易的题目,起到扩大优秀学生群体的作用,后两道题较为困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