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硕士是三年?
因为中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所有一切都是围绕考试这个中心设计的,包括大学、学院、系、所、实验室等等的划分都是按照考试来划分的。 比如本科,就是考进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系、所),进行4-7年的课程学习,学完之后考试合格,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如果考试不合格,那么不好意思,该同学可能暂时无法毕业,需要重读或者补考。
同样,研究生也是这么个意思。先参加考试,进入某个学校的某个课题组/导师名下,进行3年/2.5年/1.5年的研究,完成论文并答辩通过后获得硕士学位。 如果研究生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也是一样,先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录取后进入某个学校某个课题组/导师下进行为期3年/4年/6年的学习,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后,授予博士学位。 当然,这种三年制硕士对于某些考生来说就不太友好,因为他们本身可能是在职读研,边工作边学习的,那么3年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很短,恐怕很多学习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就毕业了。 所以国家也考虑到这种情况,于是推出了2.5年或1.5年制的硕士,具体就读年限由所在单位证明以及个人英语水平决定。
在中国国内,一般理工类和经济类专业硕士学制为两年至两年半,人文社科类专业硕士普遍是三年,个别专业如临床医学达到四年。
中国硕士学位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较大差异,学术型研究生需要做课题、撰写学术论文,而专业型研究生以实践为主。研究生在修完培养计划中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后,经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方可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硕士论文的通过标准一般为:
1 定题:与本专业相关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实用价值,难易合适,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或解决提出的问题。
2 内容:观点明确,分析严谨具逻辑性,能够借鉴或使用现有理论,且具有一定专业基础,能综合分析和评价,并体现出一定新的见解。字数要求在理工类和经济类为2.5万字以上,其他文科类学位论文为3万字以上。
3 打印格式:论文采用中文简体,一律用word系统,用A4纸单面打印。外文论文一律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