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研究生去哪里工作?
我,双非硕士,电气工科,17年毕业去了一家电装企业做研发工程师,月薪4500(税后)。公司给解决住宿问题,但是吃饭需要自己花钱,每个月大约600左右,在青岛这个消费水平上不算高也不算低。每年两次调薪机会,根据业绩和工作表现,薪资增加300--1000不等,当然也有可能会降薪。第一年税前总工资大概20万(包含每月4000的房补)。
第二年在原单位,工资调整两次,每次500,年底奖金3万。第三年,即今年,在原单位,工资又调整两次,每次都是1000,年中追加了一次年终奖6000。目前税前总收入31万多,扣除五险一金和个税,到手的28万左右。
期间,因为专业基础扎实,被借调到其他部门,协助完成两个项目,分别获公司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并获得了一些专利,这些对于涨薪都有帮助。 今年初,通过考公进入一所高校,从事科研助理的工作,年薪9万(含公积金)。虽然工作时间和事业单位一样,周一周五上班,但是工作强度比较大,尤其是前期,基本上白天没闲着,晚上回去还要继续看文献,改文章,做实验,偶尔还会通宵。
目前已经发表SCI一篇,申请专利若干,在投论文两篇。其实,理工科类的研究生,只要认真踏实,工作还是很好找的。而且一般工资都不会很低。
除了像华为这种大型通讯企业可能要求比较高以外,很多中小型制造业的企业对于学历并不是很看重,他们更看重的是你的工作能力以及是否和他们志同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生活科技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至于工科类的人才变得非常抢手。所以选择工科类研究生专业的同学也渐渐增多,但是工科类研究生就业去向有哪些这个问题是很多同学在选择就读专业时所苦恼的。
工科类研究生就业去向其实是很广的,工科类研究生就业一般选择第一站都是进企业,但是因为研究方向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可选的企业也是五花八门的。例如电子工程类的工科研究生就业企业大多选择信息通讯公司、计算机公司、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土木工程类的工科研究生就业企业大多选择建筑设计院、工程局、咨询公司等,而能源动力类的工科研究生就业企业大多选择电力及机械能源类公司和一些设计院。
当然除了去企业工作,还有一部分工科类研究生留在了学校或者科研单位任教或者继续做研究。这部分研究生往往是这一领域内的专才,对一个研究项目或者技术拥有着很深的造诣,能够继续在相关院校进行传道授业,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或者继续在科研单位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还有一部人选择在读期间进行创业,这一点尤其在计算机类专业的研究生中较为常见,很多软件类、互联网类相关的研究生在读期间就开始着手做项目,待研究生毕业后便正式开始了个人的创业活动。
总的来说,工科类研究生就业去向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如今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对于工科类人才的需求非常之多,只要有实力,想要找到一份工作还是非常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