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贴可以带去澳洲么?
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且难以完全根治,目前多采用综合疗法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传统治疗主要以西药为主,辅以物理治疗(如放射线、热敷、按摩)及功能训练,但长期用药易出现不良反应,而物理治疗手段在缓解症状方面作用有限。近年来,随着对中医中药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的优势与潜力。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气及劳损有关,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临床上常采用“正气”与“邪气”并重的原则来辨证施治。 正虚主要涉及脾、肾两脏,脾虚则生化失源,肾虚则肾主骨、生髓、充养关节的功能减退;邪实主要为湿邪,因其体质因素易阻滞气机,导致瘀血、痰浊内生,故有“湿为重,瘀为患,痰亦然”的说法。活血化瘀、祛湿化痰往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基于上述理论认识,历代医家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如五枝汤、六味地黄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梢蛇汤等,现代医家结合临床经验又创制出不少新方,如疏痹汤、祛瘀通络汤、益肾蠲痹丸等。这些方剂具有抗炎消肿、调节免疫、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对改善临床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1-6]。 中医外治法也是防治风湿关节疼痛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外治法的概念广泛,包括中医药内服外用、物理因子、熏蒸、蜡浴、针灸、刮痧、拔罐、按摩、推拿、贴敷、浸泡、熏洗等多种治疗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互相配合应用。由于这些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深受群众喜爱。 在众多的外治方法中,药物外敷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药敷疗法古称“砭灸”,是用药物直接热敷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方法。《内经》中有“灸刺合文章”,即用艾灸同时配合针刺治疗,二者相互补益、提高疗效。近代中医界在吸取古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药物的药理特性,开发了多种剂型的药物制剂,并用不同方法制作成不同的药敷剂型供临床选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有研究对比了热疗联合青黛散外敷、吲哚美辛栓肛塞以及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3组患者在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以上方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以热疗联合青黛散外敷疗效最佳[7]。
另外还有实验研究发现,冰蟾膏外敷踝关节有助于减轻炎性疼痛,延长发作时限[8];四黄膏外敷膝关节腔,能够抑制膝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产生,从而起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的作用[9];另外,还有学者尝试将青黛散加醋调成糊状,涂于患者膝盖患处,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带固定,24小时后更换的药物外敷方法,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10]。
总之,中药内治配合外治,既能发挥中医整体调理的优势,又能直接作用于病灶,有利于快速控制病情,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