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留学过澳大利亚吗?
2018年,杭州师大附中和杭外共同创办了一个国际校区,由杭外的校长担任国际学校校长。这个校区实行的是A-level课程,也就是英国的高中课程。很多想要去国外读本科的同学都选择了这所学校。 当时学校给出来的录取比例大概是1:3左右(就是1个学生拿到3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的一个同学,高中的时候成绩比较一般,去了这个国际校区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拿到了帝国理工、UCL、爱丁堡、曼彻斯特大学等名校录取通知书,最终选择了UCL。而另一个成绩比前者好一些的同学,同样拿了上述几个学校的offer,但最后却选择了澳洲的墨尔本大学。
其实这个选择也并没有错,毕竟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就喜欢悉尼歌剧院,而有的就特别喜欢伦敦眼。不过如果仔细分析这两个人的情况,不难得出结论,他们两个都是想去英国读书的,只不过一个人最后拿到了顶级名校的offer,一个人拿到了相对差一点学校的offer。那么为什么两人的实力相差并不悬殊,最后却拿了完全不同的offer呢? 关键还是在于两人申请时候的选择不同,那个成绩稍差一点的同学最终选择了抢手的热门专业,而那个成绩好一点的同学选择了相对冷门的专业。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在选校的时候,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学校,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到底是“宁为鸡头”,还是“做牛做马”?这是需要自己思量的问题。
以我对他们的了解,那个选了冷门专业的同学,虽然一开始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是经过一两年以后,她发现自己原来并不讨厌这个专业,甚至还有一点兴趣;而那个选了热门专业的同学,虽然刚开始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时间久了却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也许大家会说,那你可以转个专业呀!是的,可以转,但是在英国你只能转同一个院系的不同专业,难度并不大,但是要转不同的院系,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选择读什么学校和读什么专业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不能太过冲动,也不要听风就是雨。应该慎重考虑,多咨询有经验人的意见。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旦做了选择,就要坚持到底,努力下去。就算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可以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