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为什么四年制?
因为中国实行的是学年制,而不是学分制。 大学教育制度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标准”和“年限”即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一定标准,学习时间至少是16年(目前很多国家实施的是14-18年的学制);
本科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部分,与高中毕业教育的衔接,必须设置必要的学业标准及完成这些标准的最低学年限。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只有满足这两个基本要素,才能称之为完善的国家学历体系。从实现学历标准的统一性考虑,我国高校普遍采用“四年制”这个标准来培养本科生,也形成了现在的“本科教育”概念。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北京大学的一些本科专业,采取的是“4+X”的模式,也就是多学几年也没问题的,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且没有形成普适性的制度。另外像清华大学的某些专业,如果有特殊需要,是可以申请缩短学习年限的。但这些特殊情况都很少出现,而且也是有条件限制的。 因此现在有人提出改革现行四年制本科,改五年制或者六年制的建议,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只要不改变现行的“标准+年限”的体制,任何只提缩短学习年限而不管教学质量的所谓教育改革都是纸上谈兵。
一般来说,本科学制是4年,但也有5年、3年等其他学制。这些学制设置主要和国家考试制度、就业制度以及培养方案要求有关。
1、3年制
一般为国家认可的自考教育,国家和学校的结合教学。主要针对已经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知识的人群,这类人群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3年获得本科学习。
2、4年制
本科的主流学制,分为普通统招,成教脱产学习均需要4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兴起和互联网的发展,通过网络教育获取本科学历的人群逐年递增。通过网络教育和自学考试来学习,可以自由安排学习,在课程考试上一般相对简单且容易通过,大多专科毕业满2年就可以报考。网络教育和自考教育的区别是自考需要全部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考试,而网络教育采用的是“学分制”的形式,只要完成某门课程并考试合格,该课程学分则一次性获得。
3、5年制
一般为艺术类、建筑类、临床医学类、中国古文字学等学习内容和深度相对较深的专业。建筑学和园林景观专业一般为5年制,也有少数为4年制,一般在大二时分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两个方向。在考研时建筑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不能互通考研。临床医学类和护理类一般为5-6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