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哪些饮食文化?
1.「季」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日本是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因此食物也有明显的「季」的概念。比如夏天吃西瓜、冰棒;秋天吃柿子、栗子;冬天吃萝卜和草莓。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应景食材。像是在京都,从10月底到12月初是品桂时节,在街上随便找家咖啡厅,点杯饮料,就能享受到用桂花做的点心、饮料。到了年底,又可以看到街上摆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金灿灿的年糕。
2.「分」的概念也很重要。 例如一个寿司店,会有数寄屋(寿司师傅)、座铺(负责上菜和服务)、洗鱼女(负责清洗处理鱼肉)、煮汤男(负责烹制汤底)这些分工细致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绝不越权。而且,这样的原则也体现在了食材的准备阶段。比如在切鱼片,师傅会把最薄的鱼片给客人做生鱼片刺身,把稍厚的鱼片切成薄片,放在酱油里泡着,用来做水煮鱼片。
3.「节」这个概念更重要。 在日本,有很多与食物有关的节日。除了我们熟知的生日、元旦,还有很多「节」,比如5月的赛龙舟节、8月的花火节、10月份的神社祭。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品尝应季的食物,享受大自然赋予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