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前多久要办签证?
以美国为例,一般来说是提前至少一个月开始准备材料并递签(美国所有学校的I20表都是一致的,因此可以等拿到学校录取通知书后再开始办理) 签证的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材料的准备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面试的结果。 签证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衡量准备情况是否完备: 1)申请人的基本素质包括英语语言能力、专业背景、学术能力以及在校的综合素质等; 2)留学动机和归国计划; 3)资金实力的证明 其中,对于大部分申请者来说,第一方面的能力比较难以提升,因此我们主要着重于后面的两个方面来准备。 在介绍具体的材料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签证流程图(来源:百度百科-美国签证),这样大家可以对准备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URL 从上面的步骤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体检报告是面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并不是像有些同学认为的那样是签证前的必备事项。
2. 签证材料的清单只是参考,具体还需要根据申请人自身的情况做相应的增补或删除。
3. 使馆有规定的递签时间,但并没有规定何时必须递签,也就是说只要保证申请材料在签证官手中并且没有过期即可。所以同学们可以在拿到签证后的任何一天前往大使馆递交材料。不过如果是在假期的话可能要到其他城市或国家的领事馆签证了哦~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说明一下各项准备的注意事项!
一、申请表及照片的准备
二、签证材料的准备工作(分为三部分——英文部分、中文部分、补充文件)
三、面试环节的应对技巧
四、关于面试问题的汇总 一、英文部分的补充说明 如果同学们觉得自己填写表格有困难或者不放心自己的填写,建议大家在正式填表之前先看一下样本,然后请相关专业的老师帮忙修改润色。 对于英文部分,需要说明的是: 1.除了基本信息外,每个项目的填写都要做到准确无误。比如说,奖学金项目要写清楚金额数额,工作单位名称一定要用官方全称,否则将会被视为“虚假材料”;又如,“目前就读院校”与“毕业学校”是不同的概念,千万不可混淆,否则就会让签证官怀疑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2.如果所申请的专业是理工科,尤其是数学类,建议在简历中增加研究经历,而且要在简历中强调这些研究成果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所在,因为理工科学生在国内的学习大多是理论化的,缺乏实践,因此在面试时容易被拒签。
二、中文部分的补充说明 对英文部分的内容进行翻译后就是大家平时需要准备的文书部分啦~这部分材料的重点是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撰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 比如成绩和获奖情况的翻译,最好能用数字代替“4/5”这种分数形式,不要出现“b”这样的字母,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数字代替,以免被理解为低级的分数形式。如果是本科阶段的成绩单,则应该将所有的科目都显示出来,不需要做任何删减。因为在签证过程中,面试官会仔细核查每一份成绩单,所以不能有任何的疏漏之处。
另外,不同学校开设相同课程时的名称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细微的差异,则要重新查阅学校官网上的信息以保证其准确性。 除以上提到的两种常见的中文材料外,如果申请者的个人陈述比较长,则在最后可以附上一两份英文的译文。
三、补充文件的说明 由于签证材料清单中没有列出此份文件,因此很多申请者都没有注意到它的重要性,这就使得这份附件常常被打上红色叉号,直接被签证顾问认定为无效材料。 其实这个附件的作用非常大,它是证明申请者身份的有效资料。如果原件丢失,可考虑开具公证版本的复印件作为备用。 四、面试问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