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奖学金会降低标准吗?
作为一个在北大做过本科助教的“前浪”,我以我所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北大每个院系的评定方法是不一样的,因为需要考虑的因素和考虑的层次是很不一样的。 我所知道的某些院系,是把全部同学的成绩排名发下去让大家投票选出5%的同学获得英才奖学金(比例不一定准确);而另外一些院系则是把大家的成绩平均到每个班级,再计算每个班成绩的前五名。
还有一些院系是直接按学习成绩评奖,这种形式相对比较“公正”,因为成绩好意味着你学习认真而且天资聪颖;但是同时也会有一些其他情况的影响因素无法控制。 还有些院系会综合考察学生的全面表现,比如某位同学虽然学分绩点不高,但在其他方面如竞赛、科研等有很大贡献的,也有可能获得英才奖学金。但这种形式主观性比较强,且难以保证公平。
总之,不同的学校、学院甚至系所的评选机制都是有差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回到题目本身,如果评选标准是只按考试成绩来评比的话,那么对“学霸”们肯定是有失公允的!很多“学渣”可能更值得尊敬和学习。所以,按考试分数来选拔人才并不是最佳的办法。但正如 @张朝阳 所说,目前中国大部分大学的教育评价机制都是按考分高低来给评价的。这跟中国的高考体系有关,也跟评价体系本身的科学与否有关。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我在北大做助教时,遇到过一些特别聪明的学生,他们很多对知识理解的很深刻,上课提出的问题经常让我这个老师都无言以对。但他们就是因为某个或者某些科目考试分数不够高,与优秀学生的称号失之交臂。真的很可惜!
所以,评价机制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这个评价机制本身没有问题或基本没有问题,按成绩选拔当然是最客观的方法之一。但如果这个制度本身有问题,按成绩选拔就存在很大问题了。 我希望看到这个问题的人,能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寻找答案:
1、是否应该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为什么?
2、如果不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那用什么方法或机制来评价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3、如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计算学生的优劣,那么这个公式里包括哪些变量,这些变量的定义是什么并在现实中如何测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