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可以申请英国什么学校?
可以看看我之前的回答哦~ 背景相同,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爱丁堡大学: 2014-2017年,爱大共接收962位中国学生申请,发放offer346份(不包括pending),最终入学588人;
LSE: LSE在2017年收到来自中国的申请803份,比上一年增加21%,发放offer约500份,录取率约为62.8%;
KCL: KCL在中国学生的申请上相对“慷慨”,过去三年中总共接收了超过1900份申请,发放offer也接近1800份,综合录取率近95%。 UCL: UCL对中国的留学生一直都很“友好”,从17年开始,每年都接收大量中国学生的申请,而且通过率也非常高!
曼彻斯特大学: 曼大的中国学生数量一直排名前列,据称17年就有3000名中国人申请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其中1300人的申请获得学校的offer,最后大概有500人左右入学。 伯明翰大学: 14年到17年,伯明翰大学总共接收1792份中国学生申请的offer,录取率高达88%! 南安普顿大学: 14年至17年,南安普顿大学总共有5310份中国学生的申请,其中国际生有1864人,占比35%。
利兹大学: 利兹大学相对以上几所名校来说,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则较为“保守”,从过往的数据来看,接受的中国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院校相对一般。但在17年,学校还是发放给中国学生500份左右的offer。
谢菲尔德大学教授: 中国学生的质量越来越高 看完这些名校的录取数据,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困惑——同样是申请硕士,为什么别人能拿到梦校的offer,我却连网申都没通过? 其实每个国家的教育体制都不一样,国内的本科毕业学生与英国本科相比,确实在基础阶段存在着客观存在的差距。但除了本身作为申请人条件不佳之外,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目标过高。
以爱丁堡大学为例,虽然其总的申请人数很多,不过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是申请医学、牙科等的爱丁堡大学热门专业,而这些人当中又以中国人为主,因此从中国地区来讲,能够拿到爱丁堡offer的学生其实人数并不多,大概只有700多人。也就是说,一千人就只有700多能拿到爱丁堡的offer,其余的人则会被刷下来。如果同学们的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那么先提交申请的同学会比后面的同学更容易被录取。 所以同学们在选择申请学校的时候,不一定要将目光瞄准那些“高大上”的学校,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成功率高些的学校,一样可以实现移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