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校好吗?
1、现在没有所谓的教会学校了,只有宗教特色学校(指学校在开设课程之外,有对学生进行关于宗教的必修课程)。目前我国的法律是禁止建立具有宗教性质的学校。因此现在的‘宗教特色学校’其实只是曾经教会学校的变种而已。 至于为什么政府会允许这种变种的产生呢?原因很简单,过去那些教会学校是由国外传教士在中国建立并担任教师的,其教学经费和课本教材都是由外国提供的;现在宗教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也是由国外的神职人员或者支持宗教教育的人出任,学校的大部分经费也来源于国外。简言之就是这些学校和它们的前身一样,仍然被国外势力所控制。
当然这个控制力的强弱由于历史条件不一样了,所以不能与过去相提并论。但是毕竟这种学校还是存在意识形态输入的可能性的,所以我国政府一直对这类学校比较关注。 举个例子说明政府对于宗教特校控制的案例:2008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其中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诚信办学”。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多次要求私立学校填写“诚信办学承诺书”,内容涉及学校招生、收费、毕业文凭发放以及学校财务、管理等方面。然而,在2009年的一次检查中,人们惊讶地发现,作为基督教界的私立名校——南京金陵中学新港中学校区,给教育部门提交的“承诺书”中却无一处提到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来源: ](PS:这就是当初教会学校那一套,不透露信息给中国政府)。面对突然袭击般的审查,校方显然准备不足,只好翻出一些旧章程应付检查。令校方感到意外的是,他们的这套花招并没有逃脱主管部门的法眼,上级很快打电话来质问:“你们是不是宗教学校?为什么不给信仰方面的内容?”最后校方被迫重新编写了一个包含有关信仰内容的“承诺书”交给有关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些学校以培养基督徒为使命,但却并不提供宗教课程或宗教导师。学校里虽然有教堂,学生们也有参加礼拜的活动,但所学到的关于基督教的知识都是来自外部的灌输,而不是通过参与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换言之,学生们学到的有关基督教的真理并不是经过他们自己反思和验证的,因而对于信仰本身并不是一种自主的选择。这就使他们的信仰跟从了外界的灌输,丧失了个人独立思考的机会。
总之,这些学校打着教育的旗号进行宗教渗透,让信仰成为学生们的唯一选择,排斥其他信仰者入学,这种行为是有违教育公平原则的,也应该受到政府的监管。